【栽培】红叶臭椿繁殖栽培技术


红叶臭椿繁殖栽培技术中国花卉信息网获悉红叶臭椿为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 , 是臭椿的一个变种 。 树干高大通直 , 树皮光滑 , 树冠呈卵形或半球形 , 叶色红艳 , 持续期长 , 季节色相分明 , 又兼备树体高大、树姿优美、抗逆性强、适应性以及生长较快等诸多优点 , 因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广泛的园林用途 , 可以在城市绿化、风景园林及各类庭院绿地中设计配置 , 无论孤植、列植、丛植 , 还是与其它彩叶树种搭配 , 都能成为景观中之亮点 。

一、繁殖方法 红叶臭椿仅开单性雄花 , 开花而不结实 , 因此只能采用无性繁殖 , 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组培繁殖 选取一年生的新枝上的部分组织或者单个细胞,在培养基上经培育可以长成一株完整的植株 , 组培繁殖既可保持红叶臭椿的优良性状,又可加快其繁殖速度 , 有组培条件的建议采用此法繁殖 。

2、插根繁殖 选择健壮的根段 , 截成20cm长的插穗 , 下切口为斜形 , 上切口为平形 , 以区别上下 , 防止倒插 。 一般根插穗较软 , 多采用开沟斜埋的办法 , 上切口与地面齐平 。 插根繁殖法最为简便易行 , 生产中经常采用 。

3、插条繁殖 选择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萌条作插条 , 截取插条长25cm , 上切口为平形 , 下切口为斜形 , 以区分上下和促进生根 , 最好采用高垅斜插 , 并覆盖地膜 , 以保温、保湿 , 提高成活率 。

4、分蘖繁殖 红叶臭椿根系能产生不定芽 , 萌发后成为根蘖苗 。 根蘖苗一般根系较少 , 苗木高矮不一 , 一般先将苗木分级 , 再定植到苗圃地里培育 , 使其成长为合格的造林用苗 。

5、留根繁殖 红叶臭椿干基有萌芽能力 , 干形不好的可采取截干留茬 , 选留健壮芽条培育成大苗 , 或者在起苗后平整土地 , 留在土壤中的根也可萌芽成苗 , 但密度不均匀 , 苗木生长不整齐 , 需间苗补缺 。

6、嫁接繁殖 春季 , 采用露地播种普通臭椿种子得到臭椿苗作为砧木 , 于6—8月采取红叶臭椿穗条进行芽接 , 成活率可达90%以上 。 另外 , 在早春也可以在臭椿大苗上采用劈接法进行高枝换头 。 红叶臭椿嫁接苗能保持其原有优良性状 , 嫁接繁殖在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 。

二、栽培管理 要点苗圃地建园前 , 要施足基肥 , 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kg , 6—9月是红叶臭椿的最佳生长阶段 , 此时树体生长迅速 , 应追施2—3次氮磷钾复合肥 , 夏秋应注意天气变化 , 及时做好防旱和排涝降渍工作 。

三、病虫害防治 危害红叶臭椿的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瘿螨、盲蝽 。

1、立枯病 主要危害当年生播种嫁接苗或组培苗的茎基部 , 造成被害部位坏死 , 植株死亡 。 防治方法:⑴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的鸡粪2000kg或其他厩肥5000kg 。 ⑵病害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稀释600—1000倍进行茎基部喷洒或浇灌苗床 , 阴雨季节用药要勤 。

2、瘿螨 主要危害幼芽 , 使得新叶短小皱缩 , 质地变硬 , 呈暗黄褐色 , 顶梢生长停止 , 严重影响了树体的发育及观赏价值 。 防治方法:⑴将带虫苗木置于50℃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或用硫磺粉熏蒸 , 可杀死虫体 。 ⑵在春季发芽前 , 喷洒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 杀死越冬虫体 。 ⑶虫害发生时可喷洒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1.8%虫螨立克乳油2000—3000倍液 。

3、盲蝽 8—9月危害叶片 , 使叶尖部卷曲 , 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 防治可喷洒4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 。 【【栽培】红叶臭椿繁殖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